【我是一颗石榴籽】“张霞妈妈”和她的多民族娃娃们
天山网讯 “张霞妈妈,你好吗?我们全家都很想念你,也很担心你的身体。你让同事转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收到了,有巧克力、手镯、纱巾、发卡,还有漂亮的裙子。我们要努力学好功课,去上内高班,考上好大学。”自治区气象局干部张霞看到这条微信,禁不住湿润了眼眶。
发来微信的人,是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尤勒其村乌普尔 ・依斯拉木的孩子。
时光倒流,2016年年底,刚听说要开展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活动时,张霞就主动表示,希望跟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结为亲戚。于是,张霞和乌普尔一家相识了。
当年12月,张霞刚刚结束了一场性命攸关的大手术,便报名了“结对认亲”活动。很多同事都担心她的身体能否能扛得住冬季的严寒和火车的颠簸,但是她坚持要早点去认亲。
当张霞拎着大包小包,第一次踏进了乌普尔家,并用维吾尔语和一家人打招呼时,全家人都兴奋极了。自此,乌普尔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“张霞妈妈”。
张霞首次来到乌普尔 ・依斯拉木家认亲。
爱洒内高班
其实,出生在喀什,长大在喀什,会说简单维吾尔语的张霞,早已是一群多民族孩子的妈妈。
2009-2012年,张霞作为新疆内高班辅导老师,在深圳、广州等地的内高班工作了三年,这期间她与内高班的新疆孩子们一直生活在一起,帮助他们辅导功课、照顾生活、疏导心理,每逢寒暑假回到乌鲁木齐,她的家又成了孩子们往返的接待站。
“张霞妈妈”,既是孩子们对她的称谓,也是对她最高的赞赏。一名维吾尔族女生因生活琐事心生颓废,张霞时刻陪伴着她,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,帮助女孩重拾信心并考入了新疆医科大学;一名蒙古族女生家庭贫困,没有钱缴纳学费,张霞就自掏腰包拿出3000元现金交给她,喜极而泣的女孩紧紧抱住了她;当得知一名家境困难、患有重度心脏病的东乡族男生与自己同住一所医院,张霞直奔ICU病房,塞给一筹莫展的家长1000元现金救急。
阿孜(左二)在张霞家里参加生日聚会。